湖南法治报讯(通讯员 刘妍君)在这个炽热的夏天,白沙洲街道联盟山社区迎来了一群法律专业大学生,他们从学生变身普法“传声筒”,以青春之名,传播普法“好声音”。8月8日,衡阳市雁峰区司法局组织辖区内暑假返乡大学生开展了一场“进街道、进社区”法治宣传活动,大学生志愿者用青春热血,发挥责任担当,实现普法零距离,为社区居民献上一碗法治“清补凉”。
“心到”基层用心讲,群众“听得懂”,让普法宣传“热起来”。活动中,大学生志愿者们通过设置宣讲台、悬挂横幅、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,向群众普及帮信罪的定义、如何辨别帮信罪、如何预防此类犯罪的发生等相关法律知识。同时,大学生携带精心准备的法治宣传资料,满怀热情地奔赴社区各个角落。他们采用与群众“面对面”“拉家常”的方式,以通俗易懂的语言,耐心细致地为居民、商户宣传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,如《民法典》中的婚姻家庭、继承、侵权责任,未成年人保护法、防溺水安全知识等知识,主动将各类法律宣传手册及法治文化产品送到居民手中。
“情到”基层暖心讲,群众“能领会”,让普法宣传“实起来”。远离帮信罪,不做“工具人”。“许多涉嫌帮信罪的人员往往是老年人,他们有的对法律规定一知半解,有的被蝇头小利所诱惑。例如,一些人将自己的银行卡、手机卡出售或出租给不法分子,为网络诈骗、网络赌博等犯罪活动提供资金转移渠道,最终给自己带来了严重的法律后果。”“大家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,妥善保管好个人的银行卡、手机卡、身份证等重要物品,切勿随意出租、出借或出售。对于来历不明的网络链接、兼职招聘等信息要保持高度警惕,避免成为犯罪分子的帮凶。”大学生志愿者们利用自己所学法律知识,结合帮信罪的相关法律规定和生活实践现场为群众答疑解惑,收获了现场群众的点赞。
“身到”基层细心讲,群众“可吸收”,让普法宣传“新起来”。本次活动践行了“青春护航法治”理念,引导大学生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加入法治雁峰建设中,不仅提高了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,更是增强了辖区居民办事依法、遇事找法、解决问题用法、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意识和能力,实现了志愿者和社区居民的双向奔赴,为法治社会的建设凝聚了合力,以法治雁峰一域之光,为全市发展大局添彩。
责编:王汝福
一审:曾金春
二审:伏志勇
三审:万朝晖
来源:湖南法治报